师院故事
☆ 吴圣刚
信阳师范学院诞生于上个世纪后期,1975年,亦是“文革”后期,邓小平主持开始国民经济调整,教育作为国家事业的基础,受到邓小平的关注。于是,在革命老区信阳,突兀地诞生一所大学。之所以说突兀,是因为信阳师院的诞生没有经历怎么的筹备期,这当然也符合当时的政治气候。现在看来,要建一所大学,没有充分的筹备期是不可想象的。但是,在那个时期,这是可以想象的。这就是信阳师院的特殊。我们没有机会经历和目睹当时的情形,但我们可以想象,一切肯定非常匆忙。学校叫什么名字?当时一定是让初建者犯难的事情。因为学校没有前身基础,譬如在一些中专、大专或者其他学校的基础上提升,也是学校的沿袭、积累。可是,那时的形势使然,就是需要在这里命名、建立一所大学。好在前辈是有智慧的,他们要为学校寻找一种依靠,一个渊源。当时河南的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就是开封师范学院,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大学。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,河南大学也确发挥过孵化器的作用,为不少大学的诞生做过贡献。这次,信阳师院也要与河南大学牵上瓜葛。于是,这样一所大学的命名就有了资源和理由,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就此出炉。有了名谓,并不意味着学校就成了。学校在哪办?任何机构都要有地址、场所,学校是人集中活动的地方,没有场所何谓学校?但是,学校是在一张白纸上建立,场所谈何容易?而且,从决定建校到1975年招生,说话之间的事,即使有地方,根本没时间建校舍。出于应急,在上级组织的协调下,借用信阳师范学校的校园开始招生办学。有了暂时的场所,师资怎么办?教师是根本,没有教师如何办学?毫无疑问,信阳师范学校和信阳高中的教师成了最基本的支撑。学生入校之后,为了满足课程的需要,又从信阳地区的高中抽调一批教师,这样,凑成了一支教师队伍。这些老师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生,但他们毕业后都在中学教书,基本都没有大学教学的经历。然而形势所需,他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大学讲堂。当然,他们的敬业精神是令人钦佩的。作为学生,我们读书期间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认真、严谨和全身心的投入,没有教材编教材,没有资料编资料,其中付出的劳动和心血,我们无法完全知晓。随着招生的连续,在信阳师范学校的暂时之举已经不可行,学校必须找到独立的校园。据说,按照当时江西农业大学的办学路子,曾经想把信阳师院办到罗山县的楠杆乡,且位置已经划定。但随着“文革”结束,教育走上正常,这种思路已经不可能。因此,选择校址的目光只有在信阳市。这样,谭山包就进入了选择的视野。当时的谭山包还比较偏僻,是信阳市的西郊,五六十年代老信阳高中曾在此办学,学生到这里上学似乎也到了很远地方。后来,信阳高中搬到市内,留下的旧楼建筑就空了下来,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入驻,恰好旧物得到利用。这样,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就是一个完整意义的学校了。学校搬出,也是与信阳师范学校的分离,财务不能带走,但人是要分割的。哪些老师是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的,哪些是信阳师范学校的,既需要两个单位分清楚,也需要每个老师做出选择。据一些老同志讲,那时的谭山包偏僻、荒凉,而信阳师范学校在市区,条件好得多,有些老师并不愿意到谭山包,只有一部分老师来到了谭山包,他们构成了信阳师范学院早期的师资队伍。(待续)(作者系36365路检测中心登录入口党总支书记、院长)(稿源:《信阳师院报》445期“流金岁月”专栏)